•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日期:2019-02-22 来源:开发区
字号: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6—2020年)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  录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1

第一章  发展环境................................... 1

第二章  指导思想................................... 4

第三章  发展目标................................... 6

第四章  发展理念.................................. 10

第五章  发展主线.................................. 11

第二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2

第六章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12

第七章  加强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 14

第八章  深化投融资机制创新........................ 16

第九章  深入推进“双创、双加”.................... 18

第十章  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 21

第十一章  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 22

第三篇  建设生态产业新体系........................ 23

第十二章  实施三产联动战略........................ 23

第十三章  引导发展区域现代农业.................... 24

第十四章  着力创新工业产业体系.................... 25

第十五章  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33

第四篇 推进综合型城区建设........................ 34

第十六章  构建总体空间布局框架.................... 35

第十七章  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 37

第十八章  建设和谐宜居的智慧开发区................ 43

第十九章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45

第五篇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46

第二十章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6

第二十一章  健全各类市政设施...................... 48

第二十二章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49

第六篇 协调区域发展.............................. 50

第二十三章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50

第二十四章    融入区域总体发展.................... 52

第二十五章    实施开发区总体战略.................. 53

第七篇 改善生态环境...............................54

第二十六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54

第二十七章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 56

第二十八章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56

第二十九章  培育绿色环保产业...................... 57

第三十章  建设生态文明开发区...................... 58

第八篇 扩大开放格局...............................59

第三十一章  助力“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 60

第三十二章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61

第三十三章  加速东北亚经济圈形成.................. 62

第九篇 提高民生保障水平...........................64

第三十四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64

第三十五章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5

第三十六章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66

第三十七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67

第三十八章  加快养老事业发展...................... 67

第十篇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68


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指导,结合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愿景,重点阐明规划期内开发区的发展战略意图,明确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该规划纲要清晰勾勒了今后五年开发区的发展蓝图,既是开发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又是政府各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对于牢牢把握新常态下“十三五”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综合型生态文明开发区具有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

第一篇 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

“十三五”时期开发区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顺应国家、省市战略决策和总体部署,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新机遇,确保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投资意愿减弱,招商引资竞争激烈等诸多矛盾交织的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冷静找准定位,把握经济大势,创新工作思路,坚持底线思维,保持目标预期,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适应城市空间拓展,新区建设快速发展,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二五”以来,积极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综合施策保增长,攻坚克难求突破,坚持发展不动摇,开发区的社会经济始终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良好。截至目前,我们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6亿元,同比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实现69.1亿元,同比增长3.4%,是2011年的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5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指标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15亿元,同比增长18.1%,是2011年的2.1倍;公共预算收入实现2.47亿元,同比增长13.8%,是2011年的2.25倍。财政指标增速位列全市各县(区)之首。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9647元,同比增长35.3%,是2011年的2.3倍。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企业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初具规模,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开发区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十二五”期间,牡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新区建设为突破,以产业功能组团为依托,拉开了城市空间综合发展的整体框架,形成了“一区三园”的空间结构,即江南新城区、牡丹江循环经济园、对俄经贸产业园、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等,其中江南新城区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行业,正在以“三大商圈”为标志,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牡丹江循环经济园区,以装备制造、林木纸、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初步构建起了循环型产业链条的产业园区;对俄经贸产业园,主要发展光伏、石油化工、石油机械以及对俄进出口加工等产业;中俄科技信息产业园,重点打造绿色食品、高端机械制造、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新能源材料等环保性行业入住。

“十三五”时期,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区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区际宏观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宏观经济空间布局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建设,增强牡丹江对俄合作桥头堡的作用,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利于区域新增长点的培育,但因为国家对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要求更加紧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压力增大。从区域城市来看,牡丹江市仍处于城市稳步发展期,保税物流园区的加快建设及食品产业强劲增长,为城市注入了新的动力;但由于区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资源整合缓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城市功能完善面临增长乏力的风险。从开发区自身来说,区域新增长点的培育有利于开发区的产业转型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但现有部分产业运行不良、各项城市配套设施投资力度不够、主导产业的资源或能源依存度过大将使开发区转型之路曲折漫长,总体经济发展受“僵尸企业”拖累,发展动力有待进一步激活。

综合研判,“十三五”时期仍是开发区发展的机遇期,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不断成长壮大。同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使开发区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因此,需要准确把握机遇,因地制宜地发挥比较优势,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切实转变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开发区持续向综合城区、生态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方向迈进。

第二章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先行优势,以开发区全域循环和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项目落地保增长,以完善各业配套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促建设,以“双创”、“双加”抓管理,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黑龙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城市提供产业支撑和服务保障